2011年的春拍着实火爆,许多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再创新高。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成交,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吴冠中《狮子林》以1.15亿元成交,常玉的《五裸女》拍出1.28亿港元……中国嘉德拍卖的黄胄《驯马图》也许从一个点映射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格发展历程。《驯马图》前后4次出现在拍卖场上,1996年作品的成交价为22万元,2001年成交价为50.6万元。在进入中国画发展的第二波高潮,这件作品的成交价达165万元,而在今年的春拍,估价为500万—800万元,最终以6037万元成交。4次交易,15年时间,作品增值274.4倍,增值幅度之大,出人意料。2011年春拍,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从几十万到百万再到上千万元,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变的不仅仅是数字,还进入了一个高位换手、资本干预的转型期。 艺术品在市场上流通周转,倒手换手是支持其不断流通、产生高价的重要因素。对于市场上指标性艺术家作品价格的提升而言,一方面得益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价格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这些艺术家“实至名归”。因此,那些在美术史上留名的画家,2011年春拍中价格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尤其是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齐白石作品《松梅喜鹊》以4945万元成交,该作曾在2009年以1456万元成交,一年多的时间,作品就再次出现在市场上,且价格上涨3489万元。张大千的《红叶白鸠》2000年出现在香港佳士得拍卖场上,作品以68.5万元成交;2006年,作品再次出现,以176万元成交;今年春拍,这件作品的成交价就达1840万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黄宾虹、陆俨少……这些近现代大家的作品仍是拍场竞争的对象。在当前的市场上,之所以出现高位换手的现象,原因之一在于艺术品资源有限,精品越来越少,价位上升是必然的。 其次,新买家的介入是引发市场调整、高位换手的主要原因。这些新进买家,主要以财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保险公司的财富阶层、银行股东或某个行业龙头企业为主。艺术与资金结合得更加紧密,资金本身也有偏好,新的资金一般都选择近现代书画。今年春拍市场古代书画市场不如近现代书画市场,瓷器不如书画就是这种偏好的结果。因为近现代书画的欣赏更为直观,具有更高的认知度,这些人会挑选耳熟能详的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的作品。因此,真迹精品一旦出现,即使贵,也会引发激烈竞争。 高位换手也是现有藏家对自身收藏作品构成进行调整所致。台湾藏家林百里是张大千作品的大藏家。在春拍后香港苏富比举行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上,他以1.91亿港元拿下《嘉耦图》,刷新张大千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林百里手上的张大千画作不少,其中精品众多。之所以不在乎价格,对这件《嘉耦图》志在必得,主要原因在于他手上就缺这类作品,这是藏家完善自我收藏的作品。真正的收藏家根本就没有退出艺术品市场,他们瞅准机会收藏真正的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高位换手,充分暴露了新进买家在艺术投资和收藏上的准备不足——资金储备不足、知识储备不足、时间准备不足。高位换手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不成熟,卖家急功近利、急于套现的结果。2011年春拍,业内谈论最多的就是刘益谦送拍的齐白石书画合璧《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该作以4.255亿元成交,该组作品中的绘画是在2005年以616万元成交的;篆书四言联则是2010年以1299.2万元成交。作品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高额的利润,在谈论其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艺术投资的基本规律和潜在的风险。齐白石的这件作品有其特殊性,出让也有其特殊性。一般来说,艺术品交易的周转时期为15年,保守估计也得5—7年。但在目前的市场上,投资行为成为主流,大多数新进买家是因为看到艺术品“有利可图”,以短期套现为目的,缺乏艺术品基本知识,一味哄抢,在拍场上存在严重的攀比、斗富心态。 此外,目前的市场正处于调整阶段,不仅是买家、卖家在洗牌,拍卖公司也在洗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拍卖公司大都存在假拍、拍假和虚假成交、虚报成交额、联手做局、洗钱行贿等不法行为。拍卖交易缺乏保真条款,即便买到假的,只要是公开成交,赝品仍旧可以继续流通,而一次拍卖成交也成为下一次涨价的放大器。所以,无论是古代传世的书画还是近现代名作,拍卖场上的赝品数量大于真迹,有的专家估计,拍卖赝品的比例不低于50%。艺术品价格量价齐升,买卖双方都放宽了标准,赝品具有可交易性,“赝品有赝品的市场”。假拍、拍假的恶性循环,只能造成中国拍卖公司的诚信和保值危机。 中国艺术品的价格整体提升,恰逢发展的大好时期,正如尚处于精力强健的青壮年时期,然而,中国艺术品市场背后潜伏的危机足以使这位壮汉“积劳成疾”,高位换手,究竟谁来接盘,游戏还能怎么玩?就长远的发展道路而言,中国艺术品市场任重道远,还需不断反思,不断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