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11月17日电 (记者曹玲娟)从明年1月起,《收获》、《上海文学》两家上海文学刊物将在现行标准上把稿酬提高2至5倍。这意味着,全国文学期刊十余年稿酬未涨局面,在上海率先破冰。 “此举旨在夯实上海文学高地基石,用心呵护文学幼芽。”消息传出后,各界反响强烈。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背景下,上海相关主管部门独家回应本报,细说缘由。 《收获》、《上海文学》两家上海文学刊物大幅提高稿酬的背后,是上海市委宣传部今后3年每年200万元的资金投入。这笔专款专用的文化资金,将帮助两家刊物把现行平均千字80至100元的稿酬,提高到千字平均500元。 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的《收获》与《上海文学》成为体制内首批吃螃蟹的文学刊物。目前,全国文学刊物实行的稿酬标准,绝大部分沿用的是数十年前设计的框架,有的甚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没有动过。 随着物价等社会情况的变化,这个标准已明显偏低。《收获》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其近期以头条位置刊发的黄永玉的一幅画,稿费为200元。“与他的身份比,相差实在太大了。”相关人士感慨,“我们需要尊重文学、尊重创造。让作家的劳动有所值。”文学界多年呼吁改变这个不合理的状况,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文学刊物的不景气,稿酬一直未变。 很多作者以作品在《收获》上发表为荣,但仍有不少成名作者逐渐流失。“写剧本与写纯文学的收入差距太大了,不利于艺术文学生态的发展。现在实际上是补差。”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强调,“我们希望刊物上有好的文学。培育一个好环境,这是政府的职责。” 上海政府出资助力两家文学期刊提高稿酬,引起文学界广泛关注。据介绍,这笔文化资金,并不搞平均主义,而是由刊物自己掌握,好稿可能超过千字500元,而新人水平一般为千字200至300元。“必须作为稿费,不能成为编辑、运营、劳务等其他费用,而且会有专门的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3年资助结束后怎么办?“也许市场扩大,吸引更多读者,就逐渐减少支持。也许日子依然比较困难,兄弟刊物稿酬也上来了,那就继续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学这块要补的太多。” 除了《收获》与《上海文学》,上海还对每年举行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萌芽》,给予每年50万元的文学活动经费。这是考虑到《萌芽》市场运营相对较好,因而区别了资助方式,期望通过扶植抓住80后、90后这一代读者和作家。 “我们希望上海文学高地的地位能够维持。”陈东说,“上海一直有提高文化原创力的紧迫感。提高原创力,首先就要抓文学,如果连文学的芽都没有,怎么长成文化的参天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