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本站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新闻中心 企业黄页 欣悦商亭
全部信息 | 文学作品 | 写作创作 | 著名作家 | 外国文学 | 艺术精品 | 演艺技艺 | 艺术明星 | 艺术院校 | 科技博览 | 发明专利 | 名著推介 | 人生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文学作品 / 小说 / 长篇小说
光武中兴(长篇历史小说·4)【李振宇】 我要留言/查看评论
作      者:本网记者
作者电话:0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东单256号暂无
作者QQ:未填
作者Email:未填
联系地址: 
  
信息编号:11804 所属类别:文学作品 / 小说 / 小说
所属区域:国内 人气指数:
发布日期:2011-11-1 来源之IP:121.24.22.60 [ 查询 ]
请联系:暂无,暂无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
信息内容:

            光武中兴(长篇历史小说·4)【李振宇】

                                                                第   三   章 (上A)
      “常安”朝堂。
      宽敞的朝堂大厅内,列队躬身站立着王邑、王寻、王盛、王林、王秀、崔发、哀章、张邯、唐尊等等新朝股肱大臣二三十人。
      丹陛之上御案后,坐着一位面色冷峻体态臃肿的虚胖老头,金黄的冠冕盖不严几乎全白的头发,十二旒垂珠遮不住脸上成堆的皱纹,也遮不住那因缺少睡眠而布满血丝的两眼。
      这就是双手沾满鲜血、令多少人不寒而栗的新朝皇帝王莽。
      班固《汉书》中这样描述王莽的长相作派:莽为人侈口蹶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长七尺五寸,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反膺高视,瞰临左右。
      意思是说:王莽的嘴很大,但下巴短;两眼鼓爆, 眼珠发红, 说话嗓音大。他个头也不算低,在七尺五寸左右。虽然个头不低,但爱穿厚底履, 戴高冠, 用硬毛装饰衣服。平时好挺着胸脯脸朝着天,眼光从鼻翼两边斜射下来看着他眼前的人。
      这种看人的姿势,足以说明王莽的居高临下,蔑视一切。
      但毫无疑问,这种“反膺高视,瞰临左右”,应当是王莽在当上皇帝,或是在当皇帝之前非常得势的时候的作派;在这之前,尤其是在他地位卑微的时候绝不是这样的。因为从《汉书》对王莽最初的描述可以看出王莽在这个时候是何等的谦恭卑下。
      《汉书》中说,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父亲王曼,是孝元皇后王政君的同父异母弟,只是在很年轻时就抛下王莽母子去世了。政君自从当了皇后,一家子全沾光——首先他的父亲王禁,也就是王莽的爷爷,在政君成为皇后的前三天就被封为平阳侯,之后更是加位特进,而政君的叔叔王弘也官拜长乐卫尉。王禁薨后,他的长子,也就是政君的同父同母大哥王凤袭位平阳侯并入朝为官。元帝驾崩后,政君所生的太子刘骜继位,这就是孝成皇帝,而政君自然也就成了皇太后,第一国舅王凤不久也成了执掌朝权的大司马大将军。如此一来,王家更沾光,于是太后的同父同母弟王崇立即被封为安成侯,而五位同父异母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后来也都分封为侯,五侯同日封,故天下谓之曰“五侯”。这样,除了王莽的父亲王曼早死不得封外,政君在世的七个兄弟全都为侯,全都有其封国食邑。
      有了封国食邑,每家都有几千或上万户老百姓供养着,再加上王氏七兄弟个个在朝为官,月有俸禄,七兄弟之家自然家家富足,钱财无算。于是七家子弟都争相攀比,看谁的车乘更豪华,马匹更壮健,衣服更鲜艳,丫头更漂亮。王莽母子的衣食虽有公府的供给或太后的恩赐,但也刚刚够吃够穿,毫无富余,与时尚华丽的从兄从弟们比,王莽根本就是个灰头土脸的穷小子。
      有一句老话叫“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是指一般的穷小子见了富家子弟除了对人家的艳羡就是对自己的哀叹,只怪自己命不好,没有一个好老子让自己高人一等,锦衣玉食,而没有想到要靠自己的奋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王莽则不一样,王莽既不艳羡从兄从弟们有个好爹,也不哀叹自己没个好爷;他暗暗立下壮志,一定要发奋图强,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人生——或许,那些穿着鲜亮衣裳沾沾自喜趾高气扬的从兄从弟们就是他的奋斗动力,彼此间巨大的反差正是他产生强烈愿望要改变人生的力量源泉。所以他开始发愤读书,穷治典籍,冀图有朝一日靠自己超人的才识本事拜官封侯,跻身上流。此时的王莽一定是这样向他的从兄从弟们暗暗发狠的:小子们你们就看着吧,老子虽然没有你们那样的官爹侯爷,但老子将来照样也要摆脱穷困,出人头地,而且还要大大超过你们!于是孤灯寒窗下,这个穷书生不知度过了多少寂寥寒苦之夜。
      但王莽又绝不是个书呆子。他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人情世界,没有人情你将一事无成,没有人赏识你再奋斗恐怕也是一场空。于是他除了刻苦读书,更把心思放在人事交结上;只要有机会,就去拜访长安城中的名人雅士,朝廷贤达;仗着自己通晓经史典籍,与这些人交流探讨,互通己见。当然这时的王莽是以“晚辈”的姿态去“求教师长”的,其言辞之谦卑,礼数之恭敬,是任何一个高傲的“师长”也不忍心对其冷落的。当然这些贤才雅士也清楚,这个面容清瘦两眼有些鼓爆的年轻人虽然是布衣白身,可他毕竟是当朝天子的表兄弟,是当朝皇太后和朝廷第一重臣大将军大司马王凤的亲侄子;他虽然现在默默无闻,可谁能保证他永远无声无息?何况就其学识才能以及过人的心计看,这个年轻人将来没准要飞黄腾达,名噪朝野;和这样的年轻人相交结,准没坏处!
      其实名人雅士只是一方面,王莽心中份量最重的还是他的七位叔叔大爷。因为他们既比名人雅士权位高,更比名人雅士多着一层亲情,也就更容易接近——太后姑姑虽然不能轻易见到,但叔叔大爷的门槛还是比较容易踏进的吧?如果能够打动叔叔大爷,让他们在天子或太后面前给自己说说话,那踏入仕途岂非更加快捷?于是这个城府极深的年轻人,有事没事就到七位侯爷家,向叔叔大爷婶子大娘嘘寒问暖,极尽问候;其话语之温润体贴,目光之真诚关切,足令叔叔大爷婶子大娘们倍感温暖而由衷地感叹:“莽儿这孩子真懂事。”
      不过王莽觉得这还不够,光这么嘘寒问暖一下恐怕还到不了让叔叔大爷们为自己“办实事”的地步。于是他盼望着哪位叔叔大爷重病一场,自己好到床前像亲儿子一样的“极尽孝道”;到时候凭着自己的刻意表现,不怕这位叔叔大爷不流着泪去天子或太后面前为自己美言。当然了,这位叔叔大爷最好是大伯父王凤,要是这位当朝第一重臣肯为自己说话,那步入仕途真的是举腿之劳了。
      真是天遂人愿,王凤真的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阳朔三年秋,这位执掌朝权十一年的大司马大将军,躺在床上动不了了,吃喝拉撒都得由人伺候。王莽一听到消息,不禁暗暗欢喜,心想还真的是大伯父病了,真是天赐我便!于是书也不读了,名士也不访了,带着一副忧心如焚的样子来到王凤的病床前,端热水洗布巾,垫枕头掖被角,比丫头奴婢还忙碌。此后一连两个多月,王莽吃睡在病房,整日整夜地侍候王凤:端水喂药,接屎倒尿,擦头抹脸,拭身洗脚,比亲儿子还体贴,比奴婢们更周到;而他自己则脸顾不得洗,头顾不得梳,弄得一脸的憔悴枯槁,生生熬出几道抬头纹来,感动得王凤流着泪说:“莽儿啊,大爷的亲儿子也不如你啊。那几个畜牲几天也不来一趟,来了看看就走,一点手不动,哪像你这么尽心周到不嫌脏不嫌臭的。大爷没想到,你这孩子这么好啊!”王莽也抹着泪说:“大爷啊,俺爹走得早,我那时小没能伺候他;俺爷爷病的时候我也没怎么给他老人家尽孝道;现在您也病了,侄儿还能再不尽孝道吗?早日把您老人家伺候痊愈了,重返朝堂管理国家大事,莽儿我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啊。”几句话把个老王凤感动得在床上喘着粗气吼儿吼儿直嚎,抓着王莽的手哭说:“莽儿啊,真没想到你这孩子这么懂事,这么好啊!大爷过去对你关照不周,真是对不起你,对不起你早死的爹呀!”
      恰好太后与天子前来探病,王凤流着泪对太后妹妹和皇帝外甥说:“太后,陛下,看臣这病一天重似一天,恐怕好不了了。臣这十多年来,承太后与陛下的宏恩,执掌朝权,位极人臣,家小也都跟着富贵荣华,臣死而何憾?只是,莽儿这孩子从小失父,倍受孤苦,臣觉得对这孩子应该有所关照。而且,以臣观之,莽儿这孩子才识过人,头脑灵敏,若委以官任,必不辱王命。臣来日无多,只希望太后与陛下对王莽有所封拜,以展其才,使之为我大汉出力。诚能如是,臣真的死而无憾了。”
      在王凤众多的兄弟姊妹里面,只有太后与王凤、王崇是一个爹一个娘,其他的都是同父异母,所以太后对王凤这个大哥感情非常深。听了王凤的哭求,太后也忍不住悲情大发,把君臣礼数抛到一边,哭着对王凤说:“大哥您放心养病吧,妹妹我一定照让您的话办,让莽儿这孩子入朝显贵。再说,莽儿这孩子总之是咱王家的根,是咱爹的亲孙子啊!”提到逝去的老父亲,颇重亲情的兄妹俩越发执手呜呜啼哭。
      而作为儿子和外甥的成帝,看到母后与舅舅如此,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就劝慰王凤:“大将军尽管放心,对王莽朕一定会有所封拜的,你只管养好身体就行了。”
      于是成帝回宫后就下诏,拜王莽为黄门郎,没几天又加为射声校尉——王莽的仕宦之路,就是这样开始的。而他的大伯父王凤闻听后,没多久真的就“无憾而死”了。
      王莽虽然摇身而为官宦,但一点不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虚谨慎,见谁都和颜悦色,言辞恭敬。朝中大小官僚聚在一起议论时,没一个不说:“太后的这位亲侄,是这样的和蔼可亲啊!”尤其是王莽的四叔成都侯王商,见大哥帮助王莽入朝为官,自己也不想落后,乃上疏天子,愿将自己的封国分出一部分封王莽为侯;而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等等这些名人雅士或朝廷贤达早就是王莽所拜访过的“师长”,这会更在天子面前或奏疏中盛赞赏王莽,说天子太后英明圣睿,启用王莽这样的贤子英才,真我大汉之福。于是太后天子越发高兴,又接连加王莽为骑督尉、光禄大夫、侍中,就差没让他位列三公了。至于王商提出的愿把自己的封国分一部分给王莽,太后天子并没有同意,而是另外裂土封之以示荣宠——将南阳新野县的都乡封给王莽作侯国,封号曰新都侯。
      王莽官位连升,又尊贵为侯,同僚们都替他高兴,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王莽虽然嘴里更加谦逊,心里却暗笑:“这算什么,按我的才能志向,官位决不到此为止!”
      于是王莽更加刻求名誉,想方设法为自己增加美名;不但恪尽职守,勤劳公事,以及更加广泛地交结人情,还力争在“孝”字上下功夫——王莽有一次在家里举办宴会,所邀宾客甚众。席间有家奴向他报告,说老夫人的某种病又犯了,需要立即用药。王莽马上起身,向众宾客抱歉说:“王莽失礼。家母所服之药历来由王莽煎煮尝试,容某去去就来。”于是匆忙离席,亲自去给老母亲下锅煎药。从宴席开始到宾客散去,王莽数次起身离席,一会说去看药煎好了没有,一会说要亲自喂母亲服药,一会又说看母亲服药后好些了没,总之孝子之情,极尽言表,这在极重孝道的汉代,是非常受赞赏的。于是宾客们无不赞叹:“王侍中如此品格,真世间完人也。”只有个别人稍有疑惑:“王巨君是不是在做给人看?”
      但个别人的私下疑惑影响不了大局,王莽的声誉越来越高,贤德之名遍布朝野,甚至超过了他的那些叔叔大爷们。太后闻听,自然无比欣慰,心想:“俺老王家后继有人啊,朝廷不愁没人辅佐。”此时朝中的大司马是王莽的七叔曲阳侯王根。王根体弱多病,经常请假缺班。太后就想,一旦王根因病离退,就让王莽接任他的大司马。
      然而这只是太后的意思,天子可没这么想。天子心里早已有了人选,这个人复姓淳于,名长。不过这个淳于长后来遭到了王莽的暗算,倒了大霉。
      其实这个淳于长跟太后与天子也是亲戚关系,是太后姐姐的儿子,与成帝是姨表兄弟。淳于长不但早已在朝为官,而且乖巧玲珑,能说会道,深得太后与天子的喜欢。尤其是天子,对淳于长更有一种感激之情。
      天子的第一个皇后姓许,是故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的女儿,但后来因故被废,独守空房于长定宫。许后被废黜,成帝欲立最心爱的美女赵飞燕,但太后以飞燕出身卑贱,不许,成帝由是怏怏不得意。淳于长闻听,心中暗喜,就入宫对成帝说:“陛下,不用发愁,凭咱的三寸不烂之舌,保证让太后按您的意思办。”于是数入东宫,用他的巧簧之舌,还真把太后给说通了。成帝最终如愿以偿,将自己心爱的女人立为正宫娘娘。
      成帝立下赵飞燕,当然对淳于长感激不尽,下诏封之为定陵侯,并接连为之加官,最后竟升到仅仅在大司马王根之下。朝野上下都看得出来,天子有意擢拔淳于长,总有一天要让他接替王根的。于是满朝文武又都看好淳于长,争相与之交结,金银珠宝流水一样地送到淳于府上,淳于长由是家趁巨亿。钱财一多,淳于长就开始享受,买姬养妾,快活风流。这还不算,淳于长后来竟看上了许皇后的姐姐许孊。许孊不但长得妩媚漂亮,而且新近寡居,于是淳于长频登寡妇门,拿言语挑逗戏弄。许孊大概也耐不住空房寂寞,就投怀送抱,和淳于长睡到了一块,淳于长干脆将许孊带回家做妾。
      许皇后闻听,觉得自己的人生又有了希望,就通过姐姐央求淳于长,看他能不能在天子面前说句话,把自己复立为婕妤。淳于长扯着嗓子对许孊喊:“做什么婕妤啊?只要我在陛下面前一句话,保你妹妹被立为左皇后!”许皇后闻听欣喜无限,把自己的私房钱几乎都拿出来让姐姐送给淳于长。淳于长看着钱财暗笑:“这个傻娘们,真是没脑子,你以为陛下还会再要你呀?我只不过逗你玩玩罢了,还真的帮你?”更恶劣的是,淳于长还通过许孊给独守空房的许皇后送信,信中极尽戏弄,什么下流的话都说。许皇后因为有求于淳于长,也不敢有半点不满,没准久居空房的她还愿意看到这些东西,总之淳于长现在已经忘乎所以到了极点。
      淳于长春风得意,红得发紫,心里最不是滋味的是王莽。王莽见淳于长如此贵宠,而且其资历职位都在自己之上,自己纵有冲天之志也难以逾越此人。太后虽然看重他这个内侄,可对她的外甥也不赖;尤其是天子对淳于长更好,满朝文武似乎也都在巴结恭维淳于长,看来将来朝中的第一宰辅,肯定是这个复姓淳于的家伙了。而且,这家伙比自己还年轻,那这辈子只能窝在他的下面了。想到这里,王莽恨不得一口吞了淳于长,或是想什么办法把他扳倒除掉。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呢?
      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王莽看出了淳于长的破绽,暗暗窃喜说:“其实弄倒这个家伙并不难。”
      一天,淳于长乘着自己的豪华驾车,来王莽府上“探望舅母”,王莽自然热情相待。临走时,王莽与母亲一同把淳于长送到街门外。按那时的规矩,晚辈不能当着长辈的面上车,只有等长辈离去,或是自己跟着车走上一段再上车,才够礼数,否则是不敬行为。而淳于长根本不管这些,出门便大摇大摆上车,向王莽母子打了声招呼便命驭手催车而去。王莽见淳于长对自己的母亲如此侮慢无礼,一开始还十分生气,可转而又开始窃喜,心想:这家伙现在如此忘乎所以,不知还会有多少无礼之言,无礼之举,我何不如此如此?于是设法买通淳于长的一个家僮,嘱咐他说:“你给我密切注视淳于长的一些无礼举动,然后告我,我必有重金再赏。”家僮大喜允诺。没几天家僮果然偷偷来见王莽,告说:“淳于长近日在家宴请宾客,竟然对宾客大笑说:‘王根这个老棺材瓤子,没几天活头了;他一死,本官便是大司马!’宾客们也都鼓掌大笑。”王莽听罢大喜说:“别的还有什么没有?”家僮说:“淳于长受了许多人的贿赂,家中金银如山,养下小妾十几个。此外他还娶了许废后的姐姐做小妻,受了许废后的许多钱财,他还说要立许废后做什么左皇后,具体详情我就不太清楚了。”王莽大喜说:“这就足够了!”又赏了家僮大把的银子,然后径直入大司马府见王根,告说淳于长如此无礼。王根一听淳于长在盼自己死,气得浑身直颤,命王莽:“去,把这些都告诉太后!”
      王莽更喜,急入东宫见太后,将淳于长多受贿赂、骄奢淫欲、窃喜曲阳侯之病、偷娶许废后之姊、接受许废后钱财并允诺重立许废后为左皇后,以及对着自己的母亲大摇大摆上车等等和盘相告,气得太后也大怒道:“愿来他是这么个东西!去,你把这些都告诉皇帝!”
      其实成帝也看出淳于长越来越有点张扬,但没想到这家伙竟如此出格。尤其听说他竟将许后之姊娶做小妾,接受许后钱财,还要立她做什么“左皇后”,不觉怒从心起,当着王莽的面大骂:“这个王八蛋胆子也太大了,他不定还干过什么呢,给我逮起来严刑拷问!”当日便将淳于长逮捕下狱。正做着大司马美梦的淳于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被人告了,没动几下刑就全部招供,连给许皇后写下流信也全都供出。成帝闻听,越发恼怒不已,当日便将淳于长杖杀于狱中。
      淳于长伏诛,太后、天子、大司马在一起商议:“看来还是王莽忠直,朝中未来的宰辅,只有他是最佳人选。”王根说:“不用未来了。臣现在病体难支,正想卸任。请太后与陛下恩准臣离任,策命王莽为大司马。”太后、天子一致依允。
      于是成帝第二天即大会群臣,宣布曲阳侯因病卸任,新都侯王莽接任大司马。此时是绥和元年冬十一月,王莽刚好三十八岁。
      王莽一跃而为大司马,成为主宰朝政的第一号重臣,自然心中暗喜。但他还不满足,他要追求更高更美的声誉。因为此前他的叔叔大爷已经有四人做过大司马,他要全天下人看看,他的这个侄儿大司马要胜过叔伯大司马多少!于是勤于政事,终日不卷。王莽的确也有能力,处事果决利落,敢于拍板,而且很少出差错,群臣莫不钦佩。天子、太后自然也倍感欣慰,在一块说:“选王莽,还真是选对了。”
      除了勤于政事,王莽还多聘贤良,擢拔名流,士人无不感激。同时,王莽更加注重操守,一如既往地寒素俭约,天子所赐及封地所收邑钱悉数散给部属吏士,家中不见余钱。某日,王莽的母亲身体不适,公卿列侯都派自己的夫人去大司马府问侯,而迎接众夫人的自然也是王莽的夫人。众夫人都锦衣罗裙,衣摆飘飘曳地,而王莽夫人只穿着粗布短衣,衣摆刚刚盖住膝盖。众夫人一开始还以为这位来接待她们的妇人是府中奴婢,结果一对话,才知道是大司马夫人,众夫人莫不惊讶。公卿列侯听说,也都欷歔嗟叹:“这个侄儿大司马,胜过那些叔伯大司马多矣!”此时王莽的美名,就像湖水中激起的涟漪,一波一波地往外传播。但只有少数几个人,如前将军何武、司隶校尉鲍宣、后将军公孙禄等不以为然。他们私下说:“大司马尚慕虚荣,沽求名誉,其心难测。此人一旦羽翼丰满,只怕又是一种面目。”
      一年多以后,成帝驾崩,王莽主掌丧事调度,各项事务安排得极有条理,太后深喜其能,又不住地暗中赞赏。
      当初,成帝无子,便将他的侄子定陶王刘欣立为太子。如今成帝驾崩,刘欣便顺理成章地登上帝位,这就是哀帝,而王政君也随即升格——由皇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哀帝的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姬此时俱在长安,这婆媳俩可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傅太后,以前是元帝的昭仪,其受宠程度远在政君之上,他生的儿子刘康还差点被元帝立为太子。只是先帝爷孝宣皇帝早有遗言要长孙刘骜做太子,这才没立刘康,为这事傅昭仪还特别不服气。好在,刘康所生之子刘欣后来被立为成帝的太子,她这个当奶奶的才长舒了一口气。如今自己孙子终于当上了皇帝,她觉得自己这个藩后完全可与王政君并驾齐尊了,于是言谈间有意无意地释放出些意思来,宫中内侍们自然也都领悟。
      一日,宫内张设酒筵,内者令把傅太后与太皇太后的座位并摆一起,以表示傅后已与太皇太后“并尊”。结果被先一步来察看酒宴摆设情况的王莽发现,厉声斥责说:“定陶太后虽是帝之祖母,可毕竟是藩国王后,怎能与太皇太后并尊?岂不有违礼数?将座挪开,摆在一旁!”傅太后在半路闻听,气得浑身发抖,喝令车马回头,大骂:“王莽竖子,仗着你姑姑是太皇太后,竟敢如此欺负老身!”又骂王政君:“你这个独霸宫廷几十年的老婆子,还要独尊多久?当年孝元皇帝最看重的是我,你又算老几?当时是我让着你,我要跟你争,哪轮到你做皇后哇?如今让你侄子当大司马,竟还这样欺负我!我孙子现在是皇帝,咱们走着瞧!”一边大骂一边气呼呼地回去了,竟不来参加宴会。
      太皇太后闻听,感到事情严重。年轻时觉得傅昭仪还算平和,没想到老了老了竟是这样的急脾气;我要跟她较真吧,可都这么大岁数了。再说,两宫争竞,徒增朝廷之乱,朝野吏民闻知也必然耻笑。可是,傅老太如此深恨王莽,叫他如何辅佐天子?两者间必然心存龃龉,相处尴尬。算了,惹不起躲得起,为朝廷大计,还是让王莽辞官避之吧。王莽辞官之后,我这个老太婆从此也安享清静,朝廷大事,任由人家去做主吧。
      于是太皇太后乃下诏王莽,令其辞官回家,以避帝之外戚。
      其实按王莽的意思,就是怕傅、丁这婆媳俩在朝中得势后会安排她们两家的外戚入朝显贵,进而威胁到自己的权位,才拿太皇太后来压她们。可谁知太皇太后惹不起人家,竟要自己辞官躲避,这倒有点始料不及。欲待不从吧,这是太皇太后的诏命,无论如何也不能抗拒;从了吧,其实心有不甘。不过王莽也暗暗发狠:“既然走着瞧,那就走着瞧,将来有机会再说,看谁能笑到最后!”于是便上书乞骸骨,请求辞官。
      王莽辞官,哀帝倒有点过意不去,觉得自己刚当皇帝就把先朝第一重臣给刷下去,面子上不好看。可是看到自己的皇祖母气成那样,好像与王莽势不两立,他又不好再留王莽。再说,他打心眼里也想尊显自己的母亲、祖母,有王莽在这儿,这事还真不好办,他走了其实更好。于是,就拿好话对王莽进行一番安慰,又赐黄金五百斤,并安车驷马,准其辞官。
      王莽罢官,太皇太后养闲,宫廷从此由哀帝及其母亲祖母全盘掌控。于是哀帝乃尊母亲为皇太后,祖母为皇太太后;而傅、丁两族外戚,也潮水般地涌进朝廷来显贵——两族共封侯者八人,大司马三人,将军、九卿、二千石十二人,侍中诸曹将及三十人,整个朝廷,完全成了傅、丁两族的天下了。
      但谁也没想到,哀帝后来竟特宠一个姓董的外姓人,这就是云阳人董贤。
      董贤本来是一个在宫中传漏报时的不起眼的小小郎官,但为人长得资质秀丽,性情媚柔,加上年纪又轻,乍看上去好似一个美貌少女。有一天哀帝出殿,偶见董贤,深喜其美,更喜其言语举止,于是便将董贤留在身边,出则同车,食则同桌,卧则同榻,亲密无比。一日,两个同榻午睡,哀帝欲起,却不想衣袖被熟睡的董贤压着。哀帝怕惊醒董贤,竟命近侍拿剪刀来裁断衣袖——对董贤的怜爱,竟到了这种地步。不但如此,哀帝还对董贤拜官封侯,接连擢拔,最后才二十二岁的董贤竟当上了大司马,成了朝中第一号重臣,董贤的家人亲族自然也都入朝显贵。
      然而董贤的好景并不长。元寿元年六月,才当了六年皇帝的哀帝竟然驾崩,而此前他的祖母皇太太后、母亲皇太后都已薨逝。尤其令群臣忧心的是,孝哀皇帝也没有子嗣。
      天子驾崩,皇太太后、皇太后也都离世,谁来收拾朝廷?谁敢来当这个家做这个主?凭小青年大司马董贤吗?他哪有这个本事?他平时除了陪着哀帝高兴,其它的啥都不会;而真正在朝中管事的,只有大司徒孔光。但孔光不是霍光,他根本不敢在皇帝驾崩后擅自做主另立一位皇帝,他只能去请当今汉朝廷唯一的一根主心骨——太皇太后王政君出山。
      其实就是孔光们不请,王政君也要出山的——朝廷社稷是我们老刘家的,我太皇太后不管谁管?我老婆子不去未央宫,看谁敢把传国玉玺收起来?所以一听说哀帝驾崩,老太后便立即上车前来未央。
      等到进入未央宫,前来迎接的文武群臣无不惊讶——只见六年未曾临朝的老太后不但没有变老,反而面白如玉,气色极佳。原来自从王莽辞官,王政君对朝廷大事果然也不闻不问,不是在宫中安心静养,就是出长安四处闲游,六年下来,身子骨反倒比以前更硬朗了。
      太皇太后进入殿中坐下,也不管大司徒孔光,而是专门把大司马董贤召来,问:“天子驾崩,你准备怎么安排丧事?”董贤傻愣着两眼一句话说不上来。太后怒道:“当年孝成皇帝崩,故大司马王莽将丧事安排得妥妥贴贴,有条不紊;今你同为大司马,却是这般状态,如何称得其职?”喝令董贤交出大司马印绶。吓得董贤汗流遍体,唯唯叩头,交出印绶即惶惶归家,当晚与妻子一块自杀。
      董贤已死,太皇太后下诏:“公卿举奏可任大司马者。”不用说,大伙一致举荐故大司马王莽。公卿们都清楚,皇帝驾崩,傅、丁两姓外戚已失去靠山,大势已去;而太皇太后临朝,王氏外戚必能东山再起,不推荐王莽还能推荐谁?再说,太皇太后虽然没有明说让大家推荐王莽,但她老人家的意图那还用明说吗——非王莽莫属。
      当然公卿们顺承太皇太后的旨意是一方面,而王莽的个人魅力也的确令天下人折服——因为就在王莽罢官归家的这段日子里,这位一生都在追求名誉的非常之人又做出了一件轰动朝野的非常之事。
      王莽的次子叫王获,有天发怒,竟把一个奴婢给杀了。王莽得知,在一阵严厉的斥责之后,迫令王获自杀。其实在那个年代,主子杀死奴婢的事并不鲜见,杀人者顶多受点舆论的谴责或受点其它形式的轻微处罚,根本用不着以命抵命。比如有的诸侯王在杀死一个两个奴婢后根本没事,只有在“数杀奴婢”之后才会引起皇上的“震怒”;但大多也就是罢黜爵号或削减封地,真正“以命抵命”的几乎没有。但王莽则不同,他不能使自己的名声受到一点“玷污”,不能让舆论谴责自己“纵容包庇儿子”,因而责令王获必须自杀。
      这事一传出,举国称颂,都说新都侯大义灭亲,道德高尚,虽千古圣人不及;王莽不但没因儿子杀人使名誉毁损,反而更因此“美名传扬”。所以当太皇太后命公卿举奏大司马人选时,众臣无不向往王莽。不过还是何武、鲍宣、公孙禄这少数几个人对王莽更加怀疑。何武与公孙禄私下说:“王莽搜求名誉,不择手段。此人日后必有异志,万不可再使朝政落入他手。”于是何武举荐公孙禄,公孙禄也举荐何武。太皇太后见这俩人相互举荐,非常不乐,就召两个人问为什么。俩人答说:“当年孝惠、孝昭之时,外戚吕氏、上官氏贵幸持权,几危社稷。近来又有傅、丁两族充斥朝堂,坏乱纲纪,这都是前车之鉴。臣等的本意,是想让别姓有才德大臣主持朝政,以避外戚又持国柄之嫌。这样无论对社稷还是对王莽,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太皇太后不等听完就火气上冒,斥责两人:“王莽才德,谁人可比?他多少年来的好名声你们没听到吗?他对大汉的忠贞不二,岂是你二人所能理解的?!”将二人叱退,随命召王莽入宫。
      王莽的头顶终于云开雾散,历史又一次把幸运的光环罩在了他的头上;而六年前被迫辞官的窝囊气也该好好出一出了——当王莽从太皇太后的手上跪接过大司马的印绶时,他一定脸上堆着微笑而心里暗暗发狠:“傅老婆子,清算你的时候到了!”


      上一篇:
光武中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3)【李振宇】
      下一篇:
光武中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5)【李振宇】

信息图片:
信息视频:
请点击此处欣赏视频:航 天 之 歌
若要停播视频,请右击鼠标,点去“播放”前的“v”即可
对本条信息点评:[非常喜欢] () [颇有教益] () [值得传告] () [感言或指错(见下面“留言评论”)] ()
留言评论:

. 友 情 链 接 ●   流 行 网 站 .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免责声明 | 意见建议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2005-2008 www.dangdai.org   ★京ICP备08007071号 冀ICP备09018827号   ★本网站邮箱:dangdai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