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本站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新闻中心 企业黄页 欣悦商亭
全部信息 | 文学作品 | 写作创作 | 著名作家 | 外国文学 | 艺术精品 | 演艺技艺 | 艺术明星 | 艺术院校 | 科技博览 | 发明专利 | 名著推介 | 人生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 >> 名人档案 / 政治
毛泽东最小的女儿李讷幸运与坎坷的命运 我要留言/查看评论
作      者:本网记者
作者电话:0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东单256号暂无
作者QQ:未填
作者Email:未填
联系地址: 
  
信息编号:11163 所属类别:名人档案 / 政治
所属区域:北京 人气指数:
发布日期:2010-8-12 来源之IP:120.9.147.29 [ 查询 ]
请联系:暂无,暂无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
信息内容:

            毛泽东最小的女儿李讷幸运与坎坷的命运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南海朱红墙外一个僻静的胡同里的中央某机关一栋多层楼宇里,有一套四室一厅宿舍,住着一户人家,只有一个40多岁的独身女人和一个男孩。这个特殊家庭平时经常关着门,特别安静,安静得周围的住户觉得似乎没有她们存在一样。这就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的家。
      战争中成长
      1940年,李纳生于延安,当时毛泽东48岁,江青26岁,老来得女,毛泽东自然很高兴,由于江青姓李(李云鹤),毛泽东在战争年代也曾用名“李得胜”,便按古人“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的意思,给女儿取名李讷。
      1947年,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毛泽东转战陕北。江青和7岁的李讷也随同毛泽东行动。此时李讷已经到学龄,但无法上学,只得由毛泽东身边的参谋、干事等人抽空教她一点文化知识。直到1948年春天,毛泽东率中共中央进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局面有所安定之后,李讷才与若干名与她情形类似的孩子一道上简易小学。到1948年定都北京之后,李讷才正式上育英小学、育英中学。从中学起就开始寄宿学习,每逢周末才回到中南海。李讷天资聪明,学习用功,有理想,在毛泽东的教育下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严格的要求。不过她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常常爱闹病。1959年秋天,李讷考入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历史系。以后吃住仍然在北大,每个周末坐公交车回家,从不乘小车,星期六晚上与父母共餐。李讷刚上大学的时候,不少同学根本不知道她就是中国第一号“公主”。1965年,李讷大学毕业,由于身体不太好,在《解放军报》挂了一个编辑名,也穿上了向往已久的军装。
      在“文革”狂涛中
      1966年8月初,毛泽东写下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之后,“造反”的洪流便席卷全国,一发而不可阻挡。李讷也在《解放军报》社带头造反。她化名“萧力”(小李之谐音)写大字报指斥当时《解放军报》总编辑赵易亚大搞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赵易亚被“揪”出后,她实际上成了《解放军报》社文革运动的灵魂和首脑。不久之后,李讷“为众所推”当上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报《解放军报》总编辑。当时她才是二十五六岁的女青年。
      但进入1967年之后,李讷又不怎么管军报的事情了,她实际上已经成为毛泽东个人的联络员或“代表”,负责了解北京各大学运动的情况,直接向毛泽东汇报。应该说这个特殊岗位上,她也真的起了作用。1968年北京大专院校红卫兵分成两派大搞武斗,互相抓人,甚至开枪、烧房子。在李讷向毛泽东汇报之后,他下决心以“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名义,集合工人和解放军进驻个大专院校,强行制止武斗,为后来的“工人阶级领导学校” 之始。除了李讷,别人是不能并且也难以向毛泽东汇报运动中的严重问题。
      意外的爱情
      1970年左右,毛泽东为了锻炼李讷,使她日后进步更快,让她前往设在江西井冈山下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劳动”。李讷对于父亲的话是“坚决照办”。于是立即前往江西“五七干校”。毛泽东乃大智大勇之人,对爱女政治上的进步甚为注意。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李讷当时已经年届30,但仍然孑然一身,没有爱人,加上她的身份,使得这位“公主”在“五七干校”成了人人敬而远之,更感寂寞。当时,在“五七干校”有一位20多岁姓徐的年轻人,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的服务员,工农出身,文化不高,但长的眉清目秀,机智灵活,为人热情。他见李讷终日落落寡欢,无人与之交往,便不时邀请她打球、聊天,以及干一些农活等,彼此一来二往,渐渐熟悉起来。干校领导及周围的人们,对此虽然略知一二,但因二人地位、性情、思想等方面差距太大,所以并没有往深处想这件事。等到周围的人们及领导发现两人“情况有异”之时,两人已经如胶似漆,难舍难分。准备结婚了。
      这一下可惊呆了干校和中央办公厅的领导,赶紧报告毛泽东,干校负责人和中央办公厅领导甚至已经自请处分;徐某则被“看”了起来,等上级批示一来就给以处理。固执、任性的李讷在干校上书父亲,请求与徐某结婚。面对这个局面,毛泽东毕竟有伟人气度,毅然在李讷的请示上批示同意,并即将报告转江青阅。江青对此毫无精神准备,心虽不甘,但事已至此,又有毛泽东做主,也只得签字同意。
      悲剧的婚姻
      李讷与徐某这段爱情来得快,也去得快。李讷与徐某得到毛泽东同意之后不久便正式结婚,婚礼没有怎么铺张。但李讷成婚几个月之后,这桩婚姻竟维持不下去了。原来,这两个人各方面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恐怕是全中国差距最大的一段婚姻),两个人的学识、志趣、个性、思想上都大相径庭,新婚的新鲜感一过,各种难以克服矛盾凸显,结果两人只好分居。干校领导为了挽救他们的婚姻,把徐某以“工农兵”“保送”到河北某大学学习。这时候,李讷已经身怀有孕,其后生下一个儿子。又过了一年多,两人正式离婚。在这个过程中,江青起了一定作用,当然决定作用还是李讷,她自己感到这桩婚姻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徐某在大学毕业之后,便回到了山东老家。就这样,李讷的第一次婚姻正式失败了,她悲剧的一生逐步开始了。
      李讷的儿子名叫徐小宇,聪明活泼,小时候经常给人说:“我外公是毛主席。”这个孩子的存在及成长,一方面给李讷增添了负担,但另方面也给苦闷中的李讷增添了欢乐。
      右一:王效芝,即徐小宁,李讷与王景清结婚后,改名王效芝。王效芝从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条与父母完全不同的独立生活道路:打工、经商。同几位哥哥、姐姐相比,王效芝是最低调的一位,在媒体和网络上抛头露面更是少之又少。
      艰难的重任
      70年代中期,毛泽东颇有心培养李讷。1974年至1975年间,李讷的地位不断上升,先后担任了中共平谷县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书记(当时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是吴德,第一书记之后设书记,李讷是书记之一)。但由于李讷婚姻受挫,精神不佳,加上身体不好,难以承担重任。对此现状,毛泽东也以无可奈何的心情接受了。到1975年底、1976年初,毛泽东的侄儿毛远新从沈阳军区政委任上上调北京,担任了毛泽东与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也可以说取代了李讷的地位。1976年,曾盛传江青曾经准备给李讷介绍某中青年高级军官,以控制军队,当然这只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传闻。
      1976年毛泽东去世,江青等“四人帮”被揪出来。李讷由于有病,没有像毛远新那样被牵连进“四人帮”的阴谋之中。也算得上她因祸得福吧。但1976年10月之后,李讷的处境也不妙。北京市委书记是当不成了,身体状况仍无起色,精神不佳。80年代初,李讷身体状况好转一些,遂要求工作。她毕竟是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中年知识分子,于是安排在中共中央某研究机构的资料室工作。所谓工作,也只不过是看看书、看看报,整理点资料。他参加工作的主要目的只是散散心,接触一下社会和人群。
      重结的良缘
      李讷时下健康欠佳在家休息。父亲毛泽东去世了,母亲江青正在服刑,自己的不幸婚姻、多病的躯体,使她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下除身边有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外,没有什么亲人了。虽说北京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姐,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来往。她的境况非常艰辛,有时候坐卧不安,唯有用读书来消除疾病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用力,还有就是和孩子取得一些欢乐,来排泄幸中的孤独、无聊和冷酷。孩子是唯一的寄托,也是她唯一的精神慰藉。母子相依为命,过着孤独烦恼而又平静的生活。
      对于李讷的生活处境,曾经为毛泽东担任过卫士长的李银桥夫妇十分同情。李银桥同志是老八路,在毛泽东身边担任卫士长多年,他爱人韩桂馨也是一位抗日战争的干部,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撤离延安的艰苦日子里,在毛泽东身边为其带孩子,李讷小时候就是在韩桂馨同志照顾看养下长大的。她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李银桥夫妇对李讷的不幸也是十分理解的。现在她一个女人孤苦伶仃带着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孩子的教育学习、吃饭穿衣,买米买菜,里里外外都是她一手去操持,身体不好,疾病在身,怎能承受和负担?特别是离婚后长期的孤独寂寞生活,精神上也受不了啊!李银桥夫妇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时常来看望李讷和孩子,给她以慰藉、鼓励。同时,他们商议,认为李讷应该有一个家庭,过去的婚姻是一种历史的不幸,既然过去了,就应该向前看,他是毛泽东的女儿,也是一个常人,是一个懂感情的女人,她有权再嫁,有权利享受家庭的幸福和温暖,要帮助她恢复这种生活的权利和幸福。李银桥夫妇想,当年战争年代,毛泽东非常关心他人的婚姻大事,他俩的结合,就是毛泽东亲自关心促成的。现在毛泽东的女儿婚姻有困难,我们怎能不关心。就这样,他俩把李讷的婚事当作一件大事,是时装在心里。正巧,这天李银桥通知家里从远方昆明来了一位客人,他就是李银桥在中央警卫团工作的老战友,现任昆明军区某军分区参谋长王景清同志。老战友久别重逢,无所不谈,当谈到家庭生活时,王景清陷入极度痛苦之中,他妻子是一位领导干部,特别好胜,因分房子和其他一些问题争吵,最后导致感情破裂离婚。李银桥对战友家庭的不幸给予极大同情。在安慰王景清的同时,仔细分析了他的条件,觉得与李讷很般配。王景清身材魁梧,一副训练有素的标准军人形象,虽五十出头,但不乏男人的阳刚之气。特别是他为人忠厚,有宽宏大量的品德。虽然他原来文化水平不高,但几十年的工作锻炼,提高很大。离异之后,子女都已经工作独立生活。虽说王景清的年龄比李讷大,但两人的年龄基本相当,总的条件都比较适合。
      李银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景清,并向他介绍了李讷的情况,王景清听了也是很满意,但不知李讷意见怎样?于是,李银桥夫妇又来到李讷家里,把王景清的人品、性格、爱好、兴趣以及为人等详尽地向李讷介绍,李讷听后也觉得条件合适,当即表态可以见一次面。翌日,韩桂馨带上王景清来到李讷家,让两人见面。李讷热情接待了客人。又是端茶,又是拿糕点、糖果,初次交谈,双方都感到满意。于是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自从那次见面以后,两人的关系由相识到渐渐密切了。王景清当时的工作关系还在昆明军区,临时住在北京。每次王景清的到来都给李讷带来一种说不出的内心喜悦。她原来脸上的愁云消失了,换来的是喜悦和欢快。经过数月的了解和接触,他俩将婚姻大事定下来了。后来,王景清将离休的关系从昆明军区转到了北京,这样他们在朝夕相处、互相照顾中,进一步增进了友谊和感情。
      一年后,他们举行了婚礼。婚礼简单朴素,只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仅邀请了特别关心他们的几位长辈、领导和朋友。他们是曾在毛泽东身边担任机要科长、办公处处长叶子龙同志,当时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即李银桥夫妇等七八位同志。席间大家不断为李讷和王景清祝贺,祝贺他们真诚相爱、幸福和睦、白头偕老。李讷举杯敬酒,对热情关心她的领导和长辈们表示深切的感谢!
      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对李讷的婚事都十分关心。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同志听说李讷的婚事,特地让秘书打电话给李银桥同志,询问李讷对象的姓名。在李讷结婚的那天,杨尚昆特地给李讷送了一床精致的大被套和几斤优质的巧克力,并以全家人的名义写来了致喜信,表示对她结婚的祝福。刘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一次见到李银桥夫妇,拉着他们的手连声赞扬:“小李小韩你们为李讷办了一件大好事。”婚后李讷和王景清生活过得美满幸福。王景清已经在北京离休。李讷虽身体不好,在家休养,但精神比过去好多了。生活上有人体贴照顾,她可以静心养好身体,照顾孩子地学习,还可以自己读些书。他手毛泽东和所学的专业的影响喜欢阅读文史类的读物和著作。王景清的身体很好,精神也特别愉快。他离休在家,平日里每天起床很早,就在户外锻炼,家中里里外外一把手,油盐酱醋他都管,一日三餐他安排,亲自上灶烹调制作。李讷对他的烹调技术非常满意,在家中他是一位好丈夫,在民众中他是一位好勤务员。离休后自愿担任市场和摊点的秩序维护员,经常协助公安、工商、环卫等单位工作,维持秩序,打扫卫生,受到群众的称赞。除此外,王景清还喜欢书法绘画和音乐,业余时间经常执笔书画,还参加北京军区警卫部队合唱团。李讷十分支持他对艺术的爱好和追求。
      婚后不久,李讷带着王景清和孩子到京郊秦城监狱看望江青。江青见到王景清,详细询问他的情况,对他们的婚姻表示满意和祝贺。江青问王景清有什么爱好,休息搞些什么活动,王景清说喜欢锻炼和书画。江青也在监狱里练习书画,就叫新女婿临场展示,王景清当场书写一幅隶书,江青大加赞扬,说写得好,并特意留下作品。
      李讷和王景清的婚姻,得到了许多熟悉他们的老同志的赞扬。许多老同志夸奖李讷找到了一位好丈夫,王景清找到了一位好妻子。他们和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一样,互敬互爱,平平静静地生活。
信息图片:
信息视频:
请点击此处欣赏视频:航 天 之 歌
若要停播视频,请右击鼠标,点去“播放”前的“v”即可
对本条信息点评:[非常喜欢] () [颇有教益] () [值得传告] () [感言或指错(见下面“留言评论”)] ()
留言评论:

. 友 情 链 接 ●   流 行 网 站 .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免责声明 | 意见建议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2005-2008 www.dangdai.org   ★京ICP备08007071号 冀ICP备09018827号   ★本网站邮箱:dangdaiw@163.com